难以控制地出现了王若琳的身影她的音容笑貌和那团酥软的乳肉(10 / 13)
灵、光彩照人。两个美人,在一群男学生当中,尤其显得鹤
立鸡群一般,引人注目。江南出美女,一点都不假,这两个女孩尤其如此,再加
上这一身学生装,那种清新脱俗的美丽,扑面而来。汪亚鹏不禁都有些看呆了,
眼神在两个女孩脸上、身上游走着,甚至都忘了继续点名……
按照白老先生交代的课程进度,汪亚鹏顺利地将一天的课都教完了。对于一
个留洋归来的高材生而言,这些国文、数学、西文之类的课程,真是小菜一碟,
信手拈来。学生们已经喜欢上了这个新来的年轻老师,不仅教学风格与白老先生
完全不同,清新扑面,灵活多变,而且言语之间除了博学、儒雅,更透出些风趣
与活泼,听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,反而像是一种享受一般,受益匪浅。最后,
汪亚鹏给学生们留了一份课余作业:用新体白话文,写一篇文章,题目叫做「论
新时代中国之方向」。
出这样的题目,汪亚鹏一是想考察一下学生们的文笔水平如何,二是想看看
学生们对于国家前途和自身志向的想法、表述。文章的题目有些难,以前白老先
生很少出过此类的论述文题目,即使出题,也是要求学生们也旧文体格式书写。
毕竟老先生是以传统八股文文体见长,国文课还是多以诗词歌赋为主。
外面的雨,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天。汪亚鹏收拾好课本、教具,跟学生们道过
别,去后院找恩师继续叙旧。大部分人都回家了,教室里只剩下四、五个同学,
聚在一起讨论老师留的作业,不知道这文章该怎幺写。若琳和诗雅姐妹俩由于没
带雨伞,索性也留了下来,参与大家的讨论。大家你一言、我一语,渐渐有了比
较清晰的思路,几个男同学陆续起身离开教室回家去了。若琳托一个同学给自己
父母捎句话,说她俩要晚点回去。姐妹俩一边继续讨论着,一边铺开笔墨纸砚,
在课桌上写了起来。
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,雨却并没有要停的意思。那时候西塘这个小地方,还
没有大面积通上电,镇上除了几户官宦商贾人家有电灯外,大都还在使用烛火照
明,不过学堂里倒是已经用上了电灯。教室里光线越来越暗,若琳起身拉亮电灯,
两个女孩正在写作的兴头上,脑子一经开窍,似乎才思泉涌一般,一发而不可收,
没过多久,文章就写出了大半。不知不觉中,天色已是完全黑了下来。
「哎呀,你们怎幺还没回去?天都黑了……」两个专心写作的女孩,被汪亚
鹏的问话打断了思路,一起站起身看着老师,若琳不好意思地说道:「先生,我
们没带雨伞,在这把先生布置的文章写完,晚一点回去……」
「怪我怪我,忘了你们没带伞了,你们也不早说,拿我的伞回去就是了嘛…
…「汪亚鹏拍了一下额头,有些自责地说道。刚才一直在后院与恩师叙旧,
聊到天都黑了才起身告辞,准备回家。看见教室里亮着灯,没想到是两个女孩还
在教室里没走。
「谢谢先生,早上先生出手相助,还不知如何答谢先生呢,怎能再麻烦先生?
一会雨小一点我们就回去,先生不必为我们操心……「昏黄的灯光下,身旁
一脸关切的男人,看起来是那幺令人温暖。若琳说着,脸色不禁又有些羞涩起来。
汪亚鹏看了看两个女孩书桌上的文章,见洋洋洒洒已写了不少。尤其是卷面
干净整洁,很少有涂改之处,且字迹隽秀、舒展,不禁暗暗赞叹。他先拿起诗雅
的文章看了看,又拿起若琳的。虽然两人的文章都没写完,但从结构上看,主题
鲜明,立意深刻,有叙事,有论述,文笔流畅,用词准确。虽不算字字珠玑,但
以两人的年纪,能写出如此文章来,也算是上乘之作了。尤其是若琳的文章,字
里行间,可说是文采飞扬,对国家的命运、未来的前途,以及自身的理想和抱负,
紧紧联系在一起。表面虽似娓娓道来、波澜不惊,实则暗潮涌动、惊雷蕴藏。汪
亚鹏边看,心中边暗暗称赞,即使是自己这受过西方高等教育之人,文笔也不过
如此,何况是出自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之手呢?那隽秀、有力的字迹,更是不
像女子所书,反倒透出一丝豪气。汪亚鹏突然开始对两个女孩,尤其是王若琳,
刮目相看起来。
其实刚才与恩师叙旧、闲聊时,白老先生还提到了若琳和诗雅,说她俩是自
己所有门生当中最得意的两个,说她俩才貌双全,刻苦上进,小小年纪已是饱读
诗书,琴棋书画
↑返回顶部↑